自2010年从微软出任诺基亚CEO开始,史蒂芬·埃洛普就一直背负着“卧底”的名声,尽管他多次对外否认自己“木马”的身份,但是一直无法平息外界对他的怀疑。而昨天收购案的水落石出,也让他更难洗脱“最成功卧底”的称号。 s/6gF;PW
%Jo9pFTD]
■诺基亚三年 ]}q~sgD
#CQ 0T3
拒绝谷歌邀请未能与安卓系统合作 o<_w2
S):wg68 ~
2010年9月,微软高管团队成员史蒂芬·埃洛普空降诺基亚,成为诺基亚历史上首位非芬兰裔的CEO。巧合的是,从他加入诺基亚,到昨天他成功回归微软,时间不多不少,整整过去了三年,而这三年里,他在诺基亚的种种举措,现在看来似乎都是在为今日的回归做着准备。 TUKd\k
$*_4U!
埃洛普在诺基亚上任两个月后,第一个重大动作就是宣布诺基亚全球裁员5000人并精简塞班部门的人数,随后,他拒绝了谷歌一同开发安卓系统手机的邀请,取消了与英特尔合作开发的MeeGo系统。总之,就是断掉诺基亚在其他智能手机平台上发展的可能,之后宣布与微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将WindowsPhone操作系统作为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 Ha`5]k
Se81qCk
- 2Z5UP k}H
埃洛普在执掌诺基亚期间,还启动了多次大规模裁员,据统计,几年间,诺基亚累计裁员人数达到了2万多人。有业内人士称,“这让微软在收购诺基亚后都不用再费心去做裁员的工作了。” QKP7QL4jT
2+oLO0)
■埃洛普效应 M5X*'Fhq
]E/&Tp2R
诺基亚因为他未能跟上智能机步伐 !&26}w\t(
oY"vs95(q
在2012年,一位诺基亚前高管撰文批评埃洛普在诺基亚管理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措施,并提出了“埃洛普效应”的说法。这位高管认为,在埃洛普接手诺基亚时,诺基亚公司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然后埃洛普把这些都否定了,并宣布了一个风险极高的新战略计划,此后,诺基亚再没跟上全球智能机的增长步伐,全球向上,诺基亚向下。之后,“埃洛普效应”也成为了商界的一个特有名词。 Up
MD}5O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看来,埃洛普在诺基亚的经营中看似败招连连,但对于微软来说是成功的,因为他成功地让诺基亚的市值一降再降,从而使微软用一个很低的价格就实现了对诺基亚的收购。 ~)G@[u[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