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时间的绝响。——《飞鸟集》 0Q|5C?q
Gsd}UUkt
泰戈尔可是大名鼎鼎,享誉世界的文坛聚豪。他1861年5月7日生于印度,他的父一辈是商人,按照中国话来说,应该算是贵族阶级。因为家境殷实,所以他的祖父和父亲经常参加上流阶层聚会,参加的社会活动多了,自然也会被冠以各种头衔,比如社会活动家。他的父亲对《吠陀》和《奥义书》颇有研究,据说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义倾向。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 v2kWB,
泰戈尔算是多产作家,他的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作品多取材于印度现实生活,大多描写的都是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当然他的作品里有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变化及新一代的觉醒,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精神追求。他的作品大多是本民族与西方文学的融合,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创新,特别是他的诗歌格调清新、诗句秀丽、想像奇特、韵律优美、抒情气息浓郁,同时又加进深邃的哲学与宗教思想、社会与人生理想,自然会被一些年轻人所追捧。他的作品中也因受到《吠陀》与《奥义书》中宗教思想的影响而显得神秘,但仍具独特的艺术神韵。当然这些都是“大家们”对他作品的赏析,说实话,我的鉴赏水准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我反而更喜欢假借泰戈尔而一举俘获众人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这首抒情诗,确实可以直接戳痛人们的泪点。很可惜的是我手中泰戈尔著的《生如夏花》中没有收录这首诗,据说这也不是泰戈尔的诗作,从《飞鸟集》中的诗作可以看出,这的确不是泰戈尔的写作风格,不过网上还是有很多的“泰粉”宁愿相信这就是泰戈尔的诗作。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