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4@
sbN.2H@
人从生下来,就注定要不断前行,一路奔跑。 <IL&+UGQ_
QsYbB{?v
每天给儿子下的任务不是很多,但是很明确。儿子不断地反抗,却又不得不投降。就像小时的我,反抗就是想多玩一会,反抗的结果就是老师留的作业得写,课外的作业还得做,因为自己也明白,不写、不做,就会落后,谁会希望自己落后。 bg]&P|l
jk!rP"b
看着每天要写很多作业的儿子,觉得那就是背负了父辈重托的自己。压力每天萦绕在耳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有理想的人就不会有一个好前程”,其实自己到现在也很惶惑,到底什么是好前程,是富足的生活,还是遥不可及的理想。 ~c}._
wGYa%RS\R
有一次我问儿子:“你觉得现在学习苦吗?” GS_V:|I
b'
[WOr@n)
儿子很轻松地回答:“不苦!” 5p=3oCSlwX
h.A=RCY
“那为什么每天让你多做一点题,你都头痛?” e@!+/d$
FG
~2/fI
儿子无语。 !uBUxqY
ury2O6)
实际我知道,他想说:“因为我不想做。”
|0_'*A
X Z XHra[
在“不想做”和“不苦”之间他也是很矛盾的。 >vAB?_
Q|q 7Nn~l
谁会愿意把自己放松的时间都用在枯燥的文字堆积上。孩子永远是孩子,他有他的思维,那种思维在我们现在看来,很单纯,自己能够无限量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不管是玩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YkotxV
(< Ue4J$
可是社会不允许,家长更不能允许。 }xT,M/
86UDr$j
我曾经告诉儿子,只要会了就不学第二遍。会学习的人,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游戏。是呀,能够悟出这种道理的人一定很多,但是去做的人一定少的可怜,否则也不会评什么诺贝尔奖了。 _G?Oqw9a8
~}RnV~jB
人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周围就会聚集很多人,让你从陌生到熟悉。父母兄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这些人不断地催促你翻身、爬、走,一旦会走了就毫不犹豫地把你送进幼儿园,在那里你就开始了最初的奔跑,你周围的小朋友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逼着你同他们一起跌跌撞撞地奔跑。当你终于能够独立奔跑的时候,家人毫不犹豫地把你送进了更加锻炼意志的所谓学校,在那里你的美好青春,花季年华都在奔跑中变得模糊。终有一天你脱离了那段青葱岁月,在你为自己可以做主的时候,你才会恍然间发现,原来自己依然不能停下脚步,依然要更加快速地奔跑。 {yIw.a<
$7"6J?Ly?
从此以后你的奔跑速度明显得加快,否则你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因为此时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除了那些家人外,你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责任,为了这个责任,还有一个期盼你的目光,你只能向前奔跑,不能停歇。 #qV]MRM1-
*U$uv9(2M
随着岁月的更迭,你的背不那么直了,奔跑的速度明显有些减速,后来你的身体的许多器官开始抗议你的奔跑,你只能缓下来以走带跑了,或者看着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而羡慕不矣。 vce|'GTCZ
fO|Z;$[+
再后来自然你是为了你的身体而走,为了证明你还活着而走,不管是用你的双脚,还是拄着那根坚硬的拐棍。 5lfysncZ
h+\N
一位要退休的同事常常自言自语:“干了一辈子工作,到现在才明白,原来沉重的思想负担都是来自自己,而不是别人。” Nl7k:5T2C
w`],#rCej
我想他所说的一定同奔跑有关,一直处在长跑状态的人终究会遇到自己的身体极限的,要是突然地停下来,恐怕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ys}78hVF{
_Y["RX&
不过我想不能奔跑了,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你前面的风景,因为爱你想你的亲人! H X>%11
Y/mE8%<
|
一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