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0-02-26

十年养蚕走上致富路

十年养蚕走上致富路 ~a" ;&%r!l  
融水县融水镇东华村下伞屯的秦锋,12年来承包近30亩的土地种桑养蚕,走上致富路,成为当地致富的榜样。2008年村两委换届时,他当选为东华村民委副主任,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Z7wuc\z1d  
D?wVj  
1997,他回到了家乡,看到乡亲们勤耕忙种的农业生产,艰苦的劳作与微薄的收入极不相称,激起了他对传统农业的反思。他决定把自己的学过的花卉园艺特长用在种植上,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经过调查,发现乡亲们多数种桑养蚕,但不成规模。他也决定要在养蚕上有作为,他把打工积攒的钱投入在自己的2亩责任地上,迈出了种桑养蚕的第一步。因有专业知识,桑树长得很好。 q*( b[X '}  
< )[=U=jA  
刚开始秦锋认为只要多养,蚕一睡醒就喂,就能有收获。结果,结果是白辛苦了一个月,没有赚上钱。  zqw x0b+  
U ^eyI gx  
当第二批蚕养到第五龄期时,秦锋又遇到麻烦了,有些蚕全身都是“湿”的,爬在桑叶上留下一道道体液,不久就死去,而吃过留下体液的蚕也跟着死去,甚至有些蚕已经吐丝,但没吐完就死了,这次险些亏本。 2WquVp.%<  
v>/X~w  
秦锋意识到光种好桑树,没有养蚕技术是不行的,于是他一有空就到养蚕的老户人家咨询,买来有关书籍钻研学习,到镇上向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请教。 w_ =*p  
]#Kd2z6y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秦锋渐渐地的掌握了养蚕的技术。知道了,蚕满身有体液的就是生脓病,“金闪闪”时,不吐丝,而死去的是僵病,这是养蚕的场地经过多次养蚕后产生的各种病菌造成的,要消毒,同时在蚕的每个龄期都要用石灰消毒。 { fi!.YNq  
K-g2epk  
秦锋告诉笔者,养一批蚕后,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蚕房要及时通风。第二,及时处理蚕的粪便,用水冲洗场地,待场地干后,用液化气打火喷烧,洒上石灰,打扫干净。第三,对养蚕的簸箕也要消毒,烘烤或晒太阳。 R<iF{~b  
NY5AAJuP"  
为了防止蚕生脓病或僵病,秦锋自己摸索出一套办法,当蚕长到第四、第五龄期时,上山采新鲜的松树叶,用炭火烘烤,放在蚕房里,使整个养蚕房都有烟且漫到蚕身约十分钟左右,开窗通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Q@-yKkC  
R#iV D@P  
在蚕茧质量上,秦锋也有自己一套技术,就是用少量蜜蜂糖混水后均匀地喷洒在桑叶上,蚕吃后,吐的丝饱满结实,白净有硬度,质量就好。 V9/ n `!  
+g*%#0  
掌握技术后的秦锋胆子更大了,第二年,除了把自己的责任地全部种上桑树外,还贷款1万元,租种了其他农户的8亩责任地,当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纯收入3万多元。 CkUS OOi  
AS?T@(DzA  
现在他每年都租近30亩的地种桑树。秦锋说:“只要蚕茧价格相对稳定,每年纯收入两三万多元,绝对没问题。” G%&t3z xc  
x8](l,3_  
秦锋富了,并没有忘记乡亲们对他的帮助。为使全体村民能够共同致富,2006年,他买回彩电、VCD、科教光碟,免费给乡亲们播放。他还把乡亲们召集到自家桑蚕地,给乡亲们讲解经验,传授自己掌握的桑苗栽培技术、种植技术,同时,把自己养蚕的经验整理成册,免费印发给乡亲们,全村掀起运用科学技术种桑养蚕的热潮。 8/BM"v&|  
NKu#&  
现在全屯110户中50岁以下的劳动力均掌握了桑苗栽培技术;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530元增加到现在的3500元,彩电、VCD、洗衣机等陆续进农家。(廖子渊) "|F }Zz~/  
p+7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7941) |  收藏